史话改变考生命运的乡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0-15 20:17:34
我们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通过电视也可以了解很多与科举有关的故事。那时人们常说“十年的寒窗苦读”想想我们现在为了上大学,还不止是要十年的时间。但是以前要考上的话是相当的难的,下面给大家的是史话改变考生命运的乡试,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偶翻一本讲陈白沙的书,见其中写道:“20岁那年,陈白沙参加乡里的考试,取得了第九名”又说:“第二年,陈白沙来到了北京,他参加科举考试,成了进士,获得了进入国子监(明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读书的机会。”(《开风气岭南先贤》,广东教育出版社,第67页。下称《开风气》)
陈白沙,名陈献章(1422—l500年),广东新会白沙里(今江门)人,明代大儒。史载陈白沙于正统十二年(1447)参加乡试,得中举人。这年他25岁。翌年他上京参加会试。所谓“乡里的考试”,当是指乡试。把“乡试”解作“乡里的考试”,似是通俗了,但却解错了。不能把“乡试”说成是“乡里的考试”。乡试不是在“乡里”举行,而是在城里举行。“乡试”的乡,不是指单个的乡。古代一个乡有多大?按《周礼》,五家为阊,四阊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一乡合一万二千五百家。若按一家五口计,一乡大约有六万二千五百人。“乡试”的乡,却比这大得多。“乡试”不是一个乡的考试,而是全省各乡合资格的士子集中到省城考试,实即是“省考”。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主办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和各政使司所在地(省城),每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乡闱,考中者成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于京师举行,由乡试中式的举人参加。殿试——由皇帝主考,又称廷试,是最高级的考试。录取名次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顺便说说,现今体育赛事称前三名为“进入前三甲”,是乱套科举“三甲”概念。)
监生是在读学生
以为“乡试”是“乡里的考试”,错在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诸如,以为“太子洗马”就是替太子刷马的,“上书房行走”就是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的,都是望文生义惹的笑话。
进士才能入读国子监?上引《开风气》那段话,还有一个更大的错误,是说陈白沙到北京考取进士后才获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这完全违背史实。
第一,陈白沙从来没有成为进士,他中举翌年上京参加会试,未被录取,只中副榜(备榜),乃入读国子监;下科再考,却落第了,从此没有再考。他是以举人资格入读国子监,而非以进士身份“入监”。
第二,以进士入读国子监,在整个科举时代,从未有过。试想,成为进士,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合格;一旦中了进士,金榜题名,将被委以职,身价十倍;而入国子监读书的举人,身份不过是“监生”,况且不止是举人,还有其他生员、官僚子弟及捐资者也可“入监”;监生是在读学生,相当于现今国家一级大学的学生。
从举人监生到进士,不知要付出几多艰辛,才能跨过会试、殿试这两道大坎,攀到科举的顶层。哪有中了进士还降格纡尊入读国子监的道理呢?
编写历史通史俗读物,首要的是要准确、真实,编者须具一定的国学知识,了解相关的典章制度,否则容易出错。
在古代很多的人为了考上举人、进士等可能到了还在参加考试,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以上给大家的是史话改变考生命运的乡试的相关的信息。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
★2018年宜昌中考成绩查询于7月3日开始
2018-06-29 -
宜昌市2018年中考
2018-05-11 -
湖北宜昌2018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抢先看
2018-04-03 -
2018年宜昌中考报名时间公布【4月8日-20日】
2018-03-30 -
2018年宜昌中考时间公布:6月20日-22日
2018-03-30 -
2017年宜昌中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入口】公布
2017-08-04 -
2017年宜昌中考成绩查询查分方式【网上查询和微信查询】
2017-07-04 -
【宜昌教育招考信息网】2017年宜昌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17-07-04 -
2017年宜昌中考成绩查询时间【7月2日起】
2017-07-04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