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国外教育的典范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1-06 15:12:28


要想在以后的人生有所作为,我们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让自己变得比他人优秀一点,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编辑的国外教育的典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的说:我没钱陪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钱还给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恰当应用期望效应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的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期望应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且要结合孩子的心里特点进行教育。

捕捉成才的敏感区

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萝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

发育正常的孩子在5、6岁时,会对某一方面表现出极强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剪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成为国内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在瑞典,2岁多的 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和野果的名称。在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需要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实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着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与瑞典人从小受的教育分不开的。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以上就是国外教育的典范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些小的故事中找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